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狂热与冷寂的煎熬
中國知名部落客「兔主席」原名任意,是「紅三代」,他的祖父任仲夷是中共改革派官員,曾擔任廣東省委書記。
這場革命的物件是那些財雄勢大的金融寡頭,它們披著私企的外衣,背後卻盤踞著一幫政治權貴。作者還提到習在演講時讀錯字的情節,刻畫他的「文表而枲裡」,成為了世界的笑柄。
同時將習和薄熙來做對比,作者毫不掩飾地認為,人們會越發地懷舊,尤其是懷念與中國政壇失之交臂的薄熙來。筆者雖然開始也被其標題中的「客觀評價」所吸引,但通讀下來,作者個人主觀臆測和情緒化的觀點頗多,難稱客觀,它僅可能代表了中共體制內高層的觀點,正如最後結尾說「而當大家都離去,只把他一人留在寶座上煢煢孑立時,也就是他的政治生命壽終正寢之時。據維基百科披露,自2010年以來,留園網得到中國政府外宣部門的部分資助。另外發此文的作者「方舟與中國」在該網站的前一篇文章是〈客觀評價薄熙來〉,這似乎印證了一些學者的看法「此文的目的是體制內的人反習不反共」。第三層,則是一場權力革命。
但是在今(2022)年中共20大的背景下,此文的動機引發了輿論場的各種解讀。但從人格上來說,他卻是一個被動者。「聯強」與「宏碁」都很快地錄取了他、而「奧美」僅開缺的3個員額,卻有著1次筆試和3次面試的嚴格關卡,其中面試官最感興趣與好奇的就是他機械背景的跨領域動機。
他拎著收藏的3、400張黑膠唱片,不僅擔任過兩次椰林大道上舉辦的舞會DJ,甚至到各個學校當舞會DJ打工。在面試前他早已做足奧美客戶群的研究,並以BMW和開立冷氣為例,表現出憑他機械的背景能更加深入了解客戶的產品及需求,進行有效商業溝通的優勢,除了他經年累月用心奠基出完全不輸科班出身的廣電傳播知識,加上流利的英語及足以溝通無礙的粵語、馬來文等多種語文能力,讓他從300多個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如願獲得奧美廣告AE的職務。來台後,文化、學習環境的差異及華語教材都讓原本以英文及馬來文為主的他學習起來頗感吃力,所幸英文、國文是他的強項,其餘數學、物理、化學幾乎都砍掉重練,於是週一到週六每天放學都去補習班努力加強課業,星期日就放鬆一下去西門町看個電影,努力拚了兩年參加大學聯考,只填了台大電機、台大機械、成大機械3個志願的他,順利地進入了本系。此外,在總圖和綜合圖書館,他也花了很多的時間看完館內所有的商業刊物,也翻看合住的房東因工作帶回來的女性及商業雜誌,廣泛多元的閱讀累積出大量的廣告知識。
多元閱讀 長期深耕的優勢 志趣很明確在廣電系的他在大一下萌生了轉系的念頭,但是台大並沒有廣電系。Photo Credit:楊志光提供 這是楊志光(圖右)在滾石唱片時,在北京拍音樂錄影帶現場側錄時的照片,圖左為知名音樂評論家翁嘉銘(瘦橘子) 機械背景 跨領域的加持 同樣無比好奇於他機械背景的滾石唱片公司,對他沒有定位、幹部培訓般的輪派唱片宣傳、企劃、錄音、市調等業務,時值黃金年代的滾石唱片,發片量相當大,雖然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但是上百同仁情如家人般共事,使他感到非常有趣快樂,公司也倚重他的英文能力,帶著藝人到新加坡、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宣傳推廣及開拓海外新市場。
他發現他播放頻率較高的音樂是旗下有李宗盛、羅大佑、周華健等藝人的滾石音樂,就依著唱片上的地址,毛遂自薦地寫信向唱片公司總經理段鍾潭求職,意外地跨入了影音產業所以現今親共的政治人物,過往一定都是旗幟鮮明的反共鷹派或者深綠獨派。甚至就連中共提出的「一國兩制」統一模式,他們都毫不避諱的表達支持。可是從去年7月,她發文道賀中共建黨百年開始,我便逐漸產生連她「也不想演了」的感覺。
高喊「不再反共」的許歷農老爹,在1941年「新4軍事件」爆發時,正是中共宣傳中指控的那種「只打共產黨,不打日本人」的反共「頑軍」。當然中共也不是什麼樣的人都要,他們往往會從統戰的角度出發,將先前反共或者反中的鷹派轉化為統派或者親中派,來彰顯自己政治主張的正確性。上述每一位深藍人士,雖然都是國民黨或者親民黨大老,卻也都在中華民國政府內擔任過要職,他們如今的發言全部都與他們過去的職責相互違背。後來在東北與中共地下黨較量的梁肅戎,還有到台灣後成為反共理論家的胡秋原,都還只是陳立夫的學生。
三個過去在兩蔣時代被視為極右翼反共份子的黨國元老,到了李登輝時代卻又成為了和平統一的急先鋒,實在是看了讓人拍案叫絕。一來我認為她是「換柱」的受害者,對她有強烈的同情,二來我覺得她只是民族情緒強烈了一點,渴望兩岸能重歸一統,但是對中共政權的本質應該還有些許的認識。
他們的共同點還未必都是「統派」,而是他們通通都是國民黨或者民進黨內的過氣人物,也因為對政壇主流失去了影響力,才會不顧一切靠攏中共尋求政治生命的「第二春」。至少能夠在讓他們被黨外或者民進黨人士辱罵為「老賊」、「米蟲」的同時得到一些心理上的慰藉,這是為什麼會有很多老外省政治人物與退役將領從90年代起喜歡往大陸跑的原因。
為什麼一群曾經在國父孫中山先生遺像下誓言效忠中華民國體制的忠臣,會淪落到為自己曾經誓言打倒的敵人唱讚歌呢?就算武力反攻大陸的時代已經結束,過去宋楚瑜擔任新聞局長、介文汲擔任駐紐西蘭代表,以及連戰擔任副總統等職務的時候,最大的工作不就是要防範中共的統戰,防止中共在海外吃中華民國豆腐,或者至少反對中共政權統治台灣的嗎? 怎麼一卸下了自己的職務,就好像中華民國的生存發展不再與自己有關,好像整個中華民族的大一統,比自己曾經捍衛過的法統,乃至於台灣2300萬人民的福祉還要重要了?更何況這樣的大一統,還是完成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宋楚瑜在親民黨或許還是檯面人士,可是整個親民黨在台灣都已經邊緣化,因此他們沒有一個是真正有政治影響力的人。可是跑大陸的絕對不是只有老外省人或者老黨國,許多老的黨外與民進黨的過氣政客,立場同樣會因為被擠出權力核心的關係而由反中轉為親中。洪秀柱、連戰、介文汲與宋楚瑜絕對不是國民黨、泛藍陣營或者台灣出現的第一批親共政治人物。比如李登輝上台之後,第一批倒向中共的政治人物,就是過去兩蔣時代反共最為激進的所謂CC派。文:吳冠佑 筆者向來不吝於批判「紅統」,但是一直以來我都很不願意用這兩個字來形容洪秀柱前主席。
其他做出類似表態的,還有曾經代表中國國民黨選立委的,前中華民國駐紐西蘭代表介文汲。正是因為他們過去與陳立夫一樣,都是極端反共的右翼人士,等到退役後前往中國大陸發表親共言行,才會讓中共得到「轉化階級敵人」的成就感,進而得到對岸的優待與重視。
Photo Credit: 民國二十六年二月東南日報新廈落成紀念特刊 @ public domain 1937年的陳立夫 前往大陸尋找政治「第二春」 率先提出「寧共毋獨」口號反對李登輝的滕傑、第一個率團訪問大陸的退役將領鄧文儀,過去在大陸時代都是「藍衣社」的成員,主張效法希特勒(Adolf Hitler)以及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以鐵腕手段肅清共產黨。自從台灣解嚴以來,無論是藍色還是綠色的政治人物,總都會有一批人跳出來替中共說話。
全部都是邊緣人物 無論洪秀柱、連戰還是介文汲,他們都不是中國國民黨的主流人物,在台灣政壇上更是早已沒有市場。尤其是在給中共建黨百年道賀之後,相信國民黨再也不可能提名他們競選公職,自然他們一切的發言都只能代表自己,沒有辦法代表中國國民黨。
然而陳立夫可是從1931年擔任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以來,就在第一線與中共進行情報作戰的特務頭子。而這些來自大陸的優待與重視,對於退休或者退役後,尤其是在解嚴後失去手中特權以及不再受到社會景仰的他們而言,其實是具有龐大吸引力的。可是CC派的倒戈並不是個案,那些率先與大陸開展交流的退役將領,同樣過去在服役時一個比一個反共然而陳立夫可是從1931年擔任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以來,就在第一線與中共進行情報作戰的特務頭子。
正是因為他們過去與陳立夫一樣,都是極端反共的右翼人士,等到退役後前往中國大陸發表親共言行,才會讓中共得到「轉化階級敵人」的成就感,進而得到對岸的優待與重視。其他做出類似表態的,還有曾經代表中國國民黨選立委的,前中華民國駐紐西蘭代表介文汲。
一來我認為她是「換柱」的受害者,對她有強烈的同情,二來我覺得她只是民族情緒強烈了一點,渴望兩岸能重歸一統,但是對中共政權的本質應該還有些許的認識。當然中共也不是什麼樣的人都要,他們往往會從統戰的角度出發,將先前反共或者反中的鷹派轉化為統派或者親中派,來彰顯自己政治主張的正確性。
洪秀柱、連戰、介文汲與宋楚瑜絕對不是國民黨、泛藍陣營或者台灣出現的第一批親共政治人物。所以現今親共的政治人物,過往一定都是旗幟鮮明的反共鷹派或者深綠獨派。
Photo Credit: 民國二十六年二月東南日報新廈落成紀念特刊 @ public domain 1937年的陳立夫 前往大陸尋找政治「第二春」 率先提出「寧共毋獨」口號反對李登輝的滕傑、第一個率團訪問大陸的退役將領鄧文儀,過去在大陸時代都是「藍衣社」的成員,主張效法希特勒(Adolf Hitler)以及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以鐵腕手段肅清共產黨。尤其是在給中共建黨百年道賀之後,相信國民黨再也不可能提名他們競選公職,自然他們一切的發言都只能代表自己,沒有辦法代表中國國民黨。可是跑大陸的絕對不是只有老外省人或者老黨國,許多老的黨外與民進黨的過氣政客,立場同樣會因為被擠出權力核心的關係而由反中轉為親中。後來在東北與中共地下黨較量的梁肅戎,還有到台灣後成為反共理論家的胡秋原,都還只是陳立夫的學生。
而這些來自大陸的優待與重視,對於退休或者退役後,尤其是在解嚴後失去手中特權以及不再受到社會景仰的他們而言,其實是具有龐大吸引力的。全部都是邊緣人物 無論洪秀柱、連戰還是介文汲,他們都不是中國國民黨的主流人物,在台灣政壇上更是早已沒有市場。
比如李登輝上台之後,第一批倒向中共的政治人物,就是過去兩蔣時代反共最為激進的所謂CC派。可是從去年7月,她發文道賀中共建黨百年開始,我便逐漸產生連她「也不想演了」的感覺。
自從台灣解嚴以來,無論是藍色還是綠色的政治人物,總都會有一批人跳出來替中共說話。可是CC派的倒戈並不是個案,那些率先與大陸開展交流的退役將領,同樣過去在服役時一個比一個反共。